中国曲艺之乡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2010年10月,中国曲艺家协会曾组织专家对天门进行实地考评。最终,中国曲艺家协会认定,天门争创“中国曲艺之乡”申报材料与实地考察情况相符,同意授予 “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2011年7月2日,中国曲艺家协会正式认定该市为“中国曲艺之乡”。当晚举行的中国曲协“欢乐送基层”晚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为天门授牌,大兵、戴志成等20多位曲艺名家联袂为侨乡群众献上一场精彩演出。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还是曲艺。

  “天门曲艺”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富地方特色,其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自成流派,主要曲种有天沔小曲、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道情等。这些曲种大多发源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在宋代。其曲艺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拘一格,富于变化。音乐元素取材于民间小调,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其中碟子、莲湘、三棒鼓更是天门市独有的曲艺表演形式。2002年,天门渔鼓《一口咬定》荣获全国“群星奖”金奖;2005年,天门说唱《还田风波》参加湖北省曲艺百花书会评比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天门说唱《石磉磴还田》、戏曲小品《心灵的密码》参加湖北省第十届“楚天群星奖”评奖,荣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小品《虾缘》获湖北省“春满楚天”春节联欢晚会原创节目一等奖。2008年,天门说唱《秸梗把关》获第十一届湖北曲艺“百花书会”评奖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天门渔鼓《王大妈养鸡》获得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

  此外,天门市还编撰出版《天门曲艺戏曲音乐选粹》(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题写书名)、《天门曲艺作品集》(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题写书名)和《江汉曲艺研究》等书,修改完善皮影戏《南泠品水》。在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天门班开设曲艺课程和碟子、莲厢、三棒鼓课程,并将天门渔鼓、碟子小曲、天门三棒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提高江汉曲艺在全国的知名度。

  得知天门喜获“中国曲艺之乡”称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欣然题词:“天门曲艺,百花绽放”。

  

  资料链接

  

  天沔小曲

  

  又名碟子小曲,亦称“内河小曲”。由“襄河”(即“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汉阳、潜江一带的“俚歌俗曲”嬗变而来。流传于江汉平原,其中尤以天门、仙桃最为流行,故别称为“天沔小曲”。因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洪水泛滥,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便成了人们外出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不论稻场、街头、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为江汉平原的俚歌俗曲。

  

  天门说唱

  

  亦称天门锣鼓说唱,是流行于天门及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新品种,产生于一九七五年。在演唱形式上,一般为甲乙二人演唱(一男一女或两男),也可由一人演唱。二人演唱时,甲站立左边兼打鼓(书鼓由鼓架支撑)、击镲(用小京镲横置于鼓架左侧)、敲锣(挂于鼓架右侧),乙站立右边手持“三星”(用铜铃、铛锣、马锣由铁架支撑组成,亦称“星得皇”)相配合。表演时,以说为主,以唱为辅,句式结构无严格要求,但语言要求用方言土语,并大致押韵,说白、唱词要形象生动、风趣诙谐、通俗易懂。伴奏一般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二胡、洋琴、琵琶、竹笛等,有的增加大提琴。近来也有加用电声和铜管乐器的。

  

  天门渔鼓

  

  传产生于清嘉庆年间。过去的渔鼓演唱形式主要是沿街卖唱,茶楼座唱和红白喜事赶酒。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天门渔鼓是盛行于天门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转至今的渔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还魂腔》、《观音调》等。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门渔鼓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包公案》。现在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

  

  三棒鼓

  

  亦三根铜钱棍。传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抡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传到湖北天门后,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门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