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勇:从受“刺激”到“领头羊”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9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天门网全媒体记者 邓慧遐

“我起意发展虾稻共作,源于一次去潜江受到的‘刺激’。”

提起发展虾稻共作的“初心”,地处马湾镇的翔翔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良勇记忆犹新。

肖良勇做过服装生意,种过莲藕、莲子,但他发现,种莲藕、莲子用工量很大,请工成本高,加上受气候影响、市场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制约,收益没有保障。9年前,肖良勇去仙桃调查水产养殖情况,当地一个种养大户的话深深触动了他:“都说你们天门人‘精亮’,我看你们‘苕’,放着大好的田,只搞单一的水稻,为什么不搞综合种养呢?综合种养在有限的土地上可以有更多收入。”

本是一番玩笑话,肖良勇却记在了心里,他发现,仙桃市大规模发展虾稻共作等综合种养模式,市场不愁销,经济效益高。

“我们马湾镇地处滨湖地区,地势平坦,水稻种植面积大,采用虾稻共作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肖良勇想试试看。

听说肖良勇要在稻田挖虾池,不理解者有之、看笑话者有之、等待观望者有之,连他的父母都摆脑壳,认为风险太大。

“毕竟当时大伙都不了解虾稻共作,更没有看到效益,我愿意来做‘吃螃蟹’的人。”

听说廖湾村的魏云雨会养虾,肖良勇虚心拜师学技,从4.7亩试验田、到50亩、到200亩……发展虾稻共作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

小试牛刀赚了钱,这下子,周围的村民们都围上来了,“虾稻共作真能赚到钱哩!”想养虾的村民越来越多,肖良勇成立了翔翔水产品合作社,带着大家一起干。

如今,合作社有蒋湖村、廖湾村两个虾稻共作基地。党员、合作社副理事长郑文武说,目前已有89名社员,虾稻共作面积3000多亩,平均每亩产值3000元左右,大大高于光种稻子的收入。“目前小龙虾不愁销,行情看好。”肖良勇信心满满。

翔翔水产品合作社的成功,群众看在眼里,很多人既想加入,又担心有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马湾镇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广泛宣传市政府发展虾稻共作模式的相关政策,帮他们算对比账、算环境账,引导群众主动投入,抢抓结构调整的机遇。

肖良勇主动现身说法,打消群众顾虑,合作社从种苗、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两个种养基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免费为有劳动力、有意愿发展虾稻共作的贫困户提供种苗,并包技术、包销售,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