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高璐:建设幸福河湖构建现代水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水为脉,以工程建设为基础支撑,以综合治理为手段,以生态环保为主要举措,构建起了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促节水五水共治体系,现代水网和幸福河湖框架基本形成,滨水城市特色初版显现。

为建设好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建议:一、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资金建设整合力度,切实增加河道生态修复投入,落实河道日常管护经费。另一方面,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河道治理开发,形成公共财政投入、社会融资、贴息贷款等多元化投资格局,建立长效、稳定的河湖建设保护投入机制。

二、加强幸福河湖项目建设。依托汉江兴隆枢纽资源优势,以引汉灌区现代化改造为重点,完善供水保障格局,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供水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加快构建现代水网,着力打造“四湖六河”和美丽乡村幸福河湖工程样板,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三、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以乡镇和流域为单元,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强化河湖监管力度,健全巡查、管护、督查三项机制,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四、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一方面,加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岸线保洁、垃圾分类和规范处置,推行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提高群众水文化意识,发挥“河湖监督员”“河湖警长”等群体作用,建立有奖投诉举报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河湖管护,努力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

五、提升城市水文化魅力。充分挖掘沿线河湖水文化,坚持地域文化特色与城乡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将河湖建成传承天门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天门历史文化的新载体,让幸福河湖成为沿岸百姓的精神文化纽带,打造天门特色旅游品牌。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常态长效,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