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种新变化 ——80后大学生周旭东返乡务农观察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2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本网记者 吴述明
  从小麦、黄豆等传统作物种植占据绝对地位,到菊花、黄蜀葵等经济作物逐渐崭露头角,近两年,变化在蒋场镇堤湾村的田野上悄然发生。
  堤湾村农业种植结构之变,离不开80后大学生周旭东的引领。
  豇豆田里搭架拉网,菊花地里抓紧补苗,这段时间,周旭东从早到晚泡在田间地头,皮肤晒得黝黑。
  “豇豆今年准备先试种10亩,效果好的话再向其他农户推广。”周旭东指着一块矗立着水泥柱子的田地介绍。返乡种田五年,1988年出生的他,俨然已是一位“资深农民”。
  2009年,周旭东从长江大学毕业,在广东闯荡两年后,放弃大城市的体面工作,毅然决定回家乡堤湾村当农民。
  问及初衷,他直言:“看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可对于种了一辈子田的父亲周国清来说,儿子返乡务农的选择,他无法理解,“辛辛苦苦把他送进大学,还是回来当农民,那大学不是白上了吗?”
  “我与父辈种田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观念的解放,敢于尝试新事物,肯定能闯出一条路。”周旭东坚定信心。
  多宝蔬菜、麻城菊花……2012年4月一回来,周旭东就忙活开了,到处参观考察,了解特色作物种植信息。
  当年,正值蒋场镇政府准备培育发展菊花产业,周旭东从3亩菊花起步,开始尝试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边干边学,积累经验,2016年,周旭东成立东东富硒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中药材黄蜀葵,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种植,试种了近200亩。
  原本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导致他亏损近25万元。
  菊花、瓜蒌、豇豆、大棚蔬菜……今年,周旭东又卷土重来,继续在现代农业探索之路上勇往直前,“等试种经验成熟,我们会选择两个最适合的品种发展规模种植,将特色农业做好做精。”
  为什么坚持发展经济作物?周旭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黄蜀葵来说,每斤收购价0.8元,正常年份,一亩地能收8000斤,除去成本,可以收益5000元左右。而堤湾村传统上以种植黄豆和小麦为主,黄豆每亩产500斤,能卖1000多块钱,除去成本,最终落成不到500元,每年一季黄豆加一季小麦,亩纯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
  当前,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种植经济作物,效益显而易见,但此前堤湾村一直固守传统,原因何在?
  堤湾村总共435户,1800多人,有耕地2099亩,在周旭东之前,村民种的都是小麦、棉花、黄豆等,经济作物几乎为零。
  周国清认为,“经济作物是效益比较好,但投入大,管理麻烦,风险高,传统作物种收体系成熟,机械化作业,简单方便。”
  是继续种老品种,还是改种新作物?前者轻车熟路,后者需要学习新技术。
  “村里40%的人口外出,留下来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孩子,老人们守着家乡,为了生计也只能继续着千百年的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前几年连土地流转都无法接受。”村党支部书记程晓春说。
  “大学生周旭东返乡,为堤湾村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元素和能量,”程晓春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有想法、守信用、踏实肯干。”
  尽管遭受洪涝灾害损失惨重,但周旭东还是按时结清了村民的土地流转费。现在,流转土地给大户,有精力就做做零工,成为一部分村民新的增收方式。
  观念在一点一点改变。
  59岁的陈生兵是堤湾村一位普通农民,和村里许多老人一样,他的儿女在外打工,家里的7亩耕地由他一人种植。
  2016年,陈生兵试种了7分田黄蜀葵,收入可抵5亩黄豆。“多亏周旭东毫无保留地把新种植技术教给我们。“
  “靠种麦子卖不了几个钱,”陈生兵略显无奈地说,“但是如果没人带头和指导,谁愿意一把年纪了还去折腾那几亩地?”
  今年,陈生兵又种了几分田黄蜀葵。
  “种地是个力气活儿,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挣不着几个钱,大家也都有各自的担忧,主要是怕投入的钱打水漂,”周旭东说,“所以新品种我都是自己试种成功才向村民推广。”
  据初步统计,堤湾村2099亩耕地上,经济作物已经发展到500亩左右。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