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英:只手撑起生命的蓝天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5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本网记者吴述明 特约记者肖敦秋

  凌晨3时许,天黑蒙蒙一片。起床,到地里摘下新鲜的蔬菜,整理、洗净,装上三轮车,然后赶往相邻的仙桃城区,沿途叫卖。

  对56岁的刘群英来说,这样的清晨,再普通不过,但熟悉她的人,都打心底里深深敬佩。

  她是一个残疾人,只有一只手,每完成一个动作,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21年,她就这样用自己孱弱的身躯,独自撑起一个家,抚养3个孩子长大。

  10日,记者来到多祥镇严垸村1组,见到刘群英时,她正站在家门口与邻居聊天,干练的短发,脸上带着笑,让人几乎要忽略她左臂那只空荡荡的袖管。

  1982年,秋收过后,刘群英在家帮忙用柴油打谷机脱谷粒,一个不慎,左手被卷进机器,瞬间血肉模糊。“从医院回到家,突然就成了残疾人,吃饭、穿衣都费劲,真是有种天要塌了的感觉。”当时,她21岁。

  没有就此消沉,刘群英学会了用一只手生活。洗衣、做饭、干农活,样样不耽误。

  但厄运却并没有就此止步。

  1984年,刘群英与唐四九结婚。婚后不久,公公婆婆去世,留下了10岁的侄子唐超华,因侄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刘群英成了他的妈妈。

  随后几年,刘群英的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一家五口靠种几亩田维持生计,负担可想而知。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唐超华患上胸膜炎,刘群英和丈夫到处求医问药,借钱为唐超华治疗。

  此后一年,唐四九被确诊为癌症,撒手离去,生活的重担一下全落在了刘群英肩上。

  “两个人一起努力,日子虽苦,也有奔头。丈夫去世时,小儿子才八岁。” 提起往事,刘群英数次哽咽。

  记者看到,刘群英的右手上,到处是厚厚的茧,皲裂的痕迹,手指头的皮肤都成了黑色。

  为了抚养三个孩子,她尝试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赚钱的渠道,种田、下河摸螺蛳、拉煤、赶零工……就算只能挣两三元钱,也要去做。

  刘群英通常是煮一锅饭,等孩子们吃完了她才吃。

  “平时吃的菜全是菜园子里的青菜,要是有剩的,就用大米粉拌一下做成腌菜,第二天再吃。”丈夫刚去世那一年,她只在除夕那一天到集市上买了一斤肉、一条鱼。

  “大热天的,经常在街上看到她拉煤,靠腰支撑着一只手搬煤箱,把绳子套在肩膀上,低头、弯腰拉着车,走街串巷。”熟悉的乡邻感慨着,“真是太不容易了。”

  泪水之外,刘群英也述说着心中的感恩:以前我们的旧房子残破不堪,下大雨的时候整晚不敢入睡,2007年,在政府和亲朋好友的资助下,新房子建起来了;侄子把自己的田免费给我种;娘家几个哥哥合伙帮忙买了电动三轮车。

  “这么多年,我们能把生活过下来,离不开政府的低保和好心人的帮助。”

  现在,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在广州打工,能养活自己,侄子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家。虽然落下了一身的病,刘群英还是忙着种田、卖菜、打零工。在她心中,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能供几个孩子上大学。

  “我在,这是个家,我不在,家就散了。”她念叨说,“我能做一点是一点,不给他们增加负担,让孩子们春节回来有口热饭吃。”

  记者手记:

  谁在我的灵魂深处放飞梦想?谁在我的血液中注进成功的力量?

  一年四季买不了几回菜,几十年没买过新衣服,最困难的时候怎么撑下来的?刘群英的回答淳朴而有力:“不去想怎么苦,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养大几个孩子。”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刘群英的生活不可谓不沉重,采访中,面对往事,她数次“说不下去”,可她却用行动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是什么样。

  联想起如今的脱贫攻坚浪潮,时代变了,政策好了,更多致富的渠道为贫困户打开,但脱贫致富,起步时可以靠外界“输血”,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身“造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扶贫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烈的内生动力”。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