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平:为天门曲艺喝彩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刘双平

  老家天门喜获“中国曲艺之乡”殊荣,我作为一名天门游子倍感骄傲。2011年7月2日,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先生等亲自到天门授牌挂匾,并带二十多位笑星歌星专程慰问演出,为天门父老乡亲带去一个比盛夏更火热的欢乐之夜。这无疑是中国曲艺界的一件幸事,也在天门骄人的历史上写下了精彩一页,据说主管此事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霞蓉在现场激动得留下热泪。其实细心的甘部长早些时候曾邀我回老家一趟,我也很想有机会在家乡陪姜昆先生一行吃顿地道美味的“天门三蒸”,可惜因事务冲突未能成行,心中颇有几分遗憾。当晚活动圆满结束后,我通过甘部长与姜先生通话表示感谢,姜先生也非常兴奋,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天门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没想到天门的曲艺这么有群众基础!没想到天门市领导对文化这么重视!没想到天门的蒸菜这么好吃!姜先生出口成章的几个“没想到”,让我心潮彭湃,当晚写下了一首“曲艺之乡打油”:“侨乡棉乡才子乡,添上曲艺更芬芳。老乡常能开口笑,工作劳累也健康。茶圣故里显辉煌,继续加油不能狂。”

  作为古“云梦泽”腹地,天门自古深受水患之苦,儿时的我听到“防汛”两字时总会胆颤心惊。古时的天门自然环境恶劣,“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每遇水灾,老百姓背儿挑女外出逃荒,不少人甚至远下“南洋”,天门因此而成为著名“内陆侨乡”。敲碟子、拍渔鼓、唱小曲、打三棒鼓、打莲厢等成为天门人外出谋生的手段,由此而形成源远流长、种类丰富的天门曲艺。天门曲艺同全国很多民间艺术如相声、二人转等一样,早期源于“乞讨卖艺”,其中记录着天门人谋生的辛酸史,也记录着天门人在天灾人祸面前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小时候接触最多的算天门渔鼓。在婚丧嫁娶的筵席上,总能看到俗称“赶酒佬”的渔鼓老艺人边拍边唱,唱完一段便往桌上放个小碗,大家纷纷往小碗内丢钢蹦,渔鼓艺人边言谢边把小碗取走。久而久之,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哼上几句渔鼓。碟子小曲又名“天沔小曲”,我们上小学时还排练过。堂姐刘海娥的碟子打得特别好,凡学校有演出她必是主角。三棒鼓只看过一次,记忆中是几个中年妇女到我们村挨家挨户表演,边唱边耍棒,三根短棒在手中飞转,表演完后,左邻右舍或给点钱或给点米回馈艺人。

  除了渔鼓、三棒鼓、碟子小曲等曲艺门类外,小时看得多的还有天门皮影戏。按“以口语说唱故事是曲艺”,“以歌舞表演故事是戏曲”的标准来划分,皮影戏属戏曲而非曲艺。其实,天门不仅是“曲艺之乡”,也是“戏曲之乡”和“民歌之乡”,天门花鼓戏、天门皮影戏、天门民歌也是精彩纷呈。

  天门花鼓《站花墙》一度名扬海内外,在天门文艺史上打造了一个里程碑。我父亲生前是花鼓戏迷,只要广播里放花鼓戏,他总是陶醉着边听边哼,相当享受。我从小喜看皮影戏,还记得看的第一出皮影戏是《杨门女将》。皮影戏演唱时间长,看完就到半夜,所以常听奶奶调侃说“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敲鼓皮……”我们村有个皮影艺人叫汪雪庭,渔鼓腔的皮影戏唱得很好,听我母亲说他后来进县城专门唱皮影戏了,而且成为天门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如此看来,他算是从我们方桥村走出去并为我们村增光添彩的明星。天门民歌《幸福歌》脍炙人口,至今传唱不衰,还被评为湖北十大传世金曲之一。只要听到“太阳一出笑呀呵呵(哎),笑呀呵呵(哎),我开口就唱幸(哪)福歌(哎),幸(哪)福歌(哎)……”那熟悉的歌词和那优美的旋律,总能让我热血沸腾。

  天门的文艺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的文艺既需要传承又需要发展,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传承的目的。此事易说难做。赵本山先生打造“绿色二人转”算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但愿天门也能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最近有天门老乡与我联系,雄心勃勃地想弄一部以“天门人闯天下”为题材、以“侨”为魂的电视剧。我也认为这是反映天门历史和天门精神的好题材。但电视剧投资大,环节多,需要认真策划、运作和量力而行。我期待天门不断有好的影视作品问世,因为从天门曲艺、天门戏曲、天门民歌到天门影视,应是天门文艺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