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扬制衣:“破局”突围 多点发力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4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天门网全媒体记者 吴述明 彭丹

开栏语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大批服装老板返乡办厂,回归企业与本土规模服装企业互补,奋力创业,带动就业,发展迅猛,成为令人关注的现象。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来自服装产业的报道”,探寻我市服装产业蓬勃发展背后所迸发的活力与潜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敬请关注。

车间内,“哒哒哒”的缝纫机声音不绝于耳;仓库里,一箱箱码放整齐的货物整装待发;新厂区,印花生产线设备全部就绪。

虽然到了岁末年关,但位于九真镇的湖北嘉扬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却比往日更忙碌。

“订单催得紧,能多赶一点算一点。”2月1日上午,公司生产厂长张社平说。

嘉扬制衣主要生产劳保和户外服装,产品全部出口到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地。2020年,由于国外疫情等原因,嘉扬制衣遭遇了一定的危机,但公司努力危中寻机,坚持聚焦主业、多点发力,实现“破局”突围。

疫情之下  转产自救

在嘉扬制衣的生产车间里,黑色、荧光色的工装服是绝对的“主角”。不过,在新建的车间内,也有不少工人正在包装淡蓝色的隔离衣。

“国外疫情的暴发,让我们完全依靠出口的服装企业备受打击。”张社平感慨,隔离衣算是公司在那段艰难时光里抓住的唯一希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3月17日,停工一个月后,嘉扬制衣生产重启。直到8月,眼看着快赶制完前一年的储备订单了,新的订单却迟迟没有到来。

张社平介绍,多年来,嘉扬制衣依托香港总部,订单一直较为稳定,完全不用为订单发愁。但去年,由于海外疫情突然失控,外贸服装行业进入了寒冬。

“没有订单,企业就会停产,更重要的是300多个工人怎么办?”

思考再三,企业负责人下定决心:转产隔离衣。“就算不赚钱,也要先留住工人。”张社平说,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成熟的产业工人是核心竞争力,绝不能大量流失。

从生产服装到生产隔离衣,看似区别不大,实际大不相同。设备、资质、原材料、资金、用工、防疫,每个环节都要逐个解决,分秒必争。

为了早投产,公司倒排项目进度表,多线同步操作,设备购置、安装、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同步完成。不久,公司一次性隔离衣生产线正式投产,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销售400万件。

“工人有事做,企业就算保住了。” 张社平感叹。

订单回暖  生产计划排到8月份

去年10月底,随着一些国家的疫情得到缓解,嘉扬制衣的订单也逐步回暖。

“目前已经接到了将近30万件的订单,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今年8月份,必须满负荷生产。” 张社平说,幸好作出了转产的决定,让一直跟着公司发展的300多名老员工没有解散。否则,他们拿到了订单也无法交货。

眼下,工人们都在熟悉的“流水线”上忙碌不停。

“目标产量400,实际产量180,倒计时……”记者在制衣车间的单件流生产看板上看到,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看板上的数字不停地变化着。

生产线上,几十台机器整齐排列,工人们正有序分工,熟练地进行裁剪、打线、压浪。一款工装上衣,从半成品到成品要经过近百道工序,在流水线程序的“监督”下,走完所有工序只需150多秒,效率高,质量有保证。

张社平介绍,前几年,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引进了单件流水自动线,提升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年产能可达到60万件套左右。

“公司形势好,我们也开心。”员工张菊娥在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每个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工资高,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工人们也都想早点回去过年,再赶制两三天就差不多能完成预定任务了。” 张社平说,年后会尽可能早复工。

稳健扩规  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发力”

自2011年投产以来,公司一直专注生产阻燃、防水等特种面料工作服,产销比较稳定。

但疫情让企业看到了危机。纺织行业持续复苏向好的基础仍待巩固,如何持续保持平稳发展?

“要坚守主业,更要寻求突破。”

2020年,公司订单虽然减少了10万件套,营业收入下滑,但嘉扬制衣仍选择投资700余万元进行技改转型。

“除了隔离衣生产线,我们还新上了印花生产线。”张社平介绍,印花是服装生产的重要一环。以前,公司都是把印花这一环节外包给其他厂家,每年花费100万元左右。

“与其外包给别人做,不如自己做。”去年,公司新建厂房,引进印花设备,除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外,还能接外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发力”,不断壮大产业链的嘉扬制衣,如今更有信心迎接挑战。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