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平:让军徽在创业路上闪光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天门网全媒体记者 邓慧遐

在火热军营磨砺,退伍后走南闯北,从事业单位到央企高管,后毅然选择在大好年华返乡创业。“20多年前,我是从老家带着梦想走出去的,身为退役军人,能为家乡尽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欣慰和幸福。”这是佑琪制衣总经理董文平的心声。

从小有个从军梦

“从小我就想当兵,1990年10月,如愿以偿应征入伍,感觉特别激动……”回首军人经历,董文平记忆犹新。

入伍两个月之后,因表现好,董文平任连部文书,又调至大队部当文书,后到石家庄学习驾驶技术,学成后调至团部。1995年3月,董文平光荣退役。

“退役后,部队首长推荐我到北京工作。”在北京,董文平一干就是10余年,此后到过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工作。从事业单位到央企,后来做到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部门经理,无论在哪,董文平退伍不褪色,以自己过硬的军人素质,书写着不同的精彩。

开拓进取勇克难

2006年,在佑琪制衣董事长的邀请下,董文平毅然辞去国企稳定的工作,来到深圳投身完全陌生的服装行业。2012年,董文平响应我市“企业回归”的号召,返乡创业。

从征地、建设,到招工、生产,董文平克服困难,于2012年将公司从深圳整体搬迁天门。

作为我市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佑琪制衣高峰时用工多达1200人,曾一度创下年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的辉煌业绩。近几年,人工成本倍增,董文平和管理层顿感压力山大。产品加价空间很小,降低成本的出路又在哪里?

董文平考察发达地区,决定“机器换人”改变“人海战术”,这一决策让佑琪迎来转折。2014年,佑琪制衣开始大量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短短两年间,40%的设备“鸟枪换炮”,企业用工量由高峰时的1200人逐年降至目前的350人,一年节省人工费4000万元。董文平用“机器换人”实现了节本增效。

转型升级促发展 

走进佑琪智能服装展厅,仿佛置身在一个赛车俱乐部;走进佑琪奥特莱斯工厂店,犹如来到一个服装超市。依靠高新技术打造的智能服装展厅,主打个性化定制、直销口碑的奥特莱斯工厂店,拓宽了佑琪制衣的利润空间,这凝聚着董文平的智慧与心血。

“别看这些衣服外观与普通外套毫无差别,但内在完全不同。”在智能服装展厅,董文平指着10余种服装介绍:“这就是根据赛车服装改进的智能发热、制冷装。”这种服装内置电子制热、制冷装置,可以通过控温设备调节衣服温度,如发热服装适合户外人员在寒冬穿着;制冷服装适合户外人群在炎夏穿着。

“鉴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上涨以及市场原因,当前公司主攻内销。”董文平说,目前既做自产自销的羽绒服,还实行“定制化”生产,法飒洋服的西服定制、团体时装、校服的定制也是公司发展的方向,内需形势不错。通过这几年的转型,佑琪智能制造、团体西服和校服的定制和自产自销的羽绒服,已受到市场青睐。

回报社会有大爱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董文平直言:无论身在何处,要让军徽闪光。

2016年,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董文平在全市服装行业率先行动,捐赠价值40多万元的物资,他个人捐赠现金5万元。在全市开展的“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慈善捐赠活动中,董文平慷慨解囊,资助贫困村、贫困学生。作为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董文平热心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人就近创业。家住杨林街道办事处的张还原、张爱民,进入佑琪制衣工作后,学到了技术与管理经验,成为技术骨干。3年前,两人计划自己创业。董文平得知后,全力支持她们创业,还免费提供设备、包收产品等。

董文平认为,创业路上,得益于部队的锻炼和磨砺,塑造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素质,激励着他不断克难攻坚,用于创新。他说:“希望通过我和团队努力,把企业办得更加兴旺,为社会多作贡献。”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