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来源:农业部
打印:
字体:

  技术概述:针对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化肥肥效逐年下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的情况,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先进的测试、诊断和田间试验技术,准确、及时地掌握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应用田间试验设计取得的大量有价值的田间试验结果数据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施用配方肥、有机肥以及采用配套的科学施肥技术,保障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科学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 —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相关条件,应用配方施肥模型,结合专家经验,提出配方施肥推荐方案,由配肥站按照配方生产配方肥,直接供应农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肥料质量检测手段,保证各种肥料的质量。通过一体化服务的技术路线,逐步实现技术推广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保证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增产增效情况: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小麦增产10%,水稻增产9.7%,玉米增产8.2%,棉花增产8.2%,油菜增产26.5%,马铃薯增产28.1%,青稞增产13.1%,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8.2%,氮肥节省 10%~15%,农产品品质相应提高,氮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控制。

  技术要点: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开展土壤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校正试验、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效果评价、技术研发等11项重点工作。

  (1)划定施肥分区:收集资料,按照自然条件相同,土壤肥力差异不大,生产内容基本相同的区域划成一个配方施肥区,然后收集有关这个配方区内的土壤资料、已有的试验结果、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肥料施用现状、作物产量、有无自然障碍因素等资料。

  (2)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产量水平等因素,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要尽可能均匀一致。为便于田间示范跟踪和施肥分区,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土样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设施蔬菜在凉棚期采集。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采集。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及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硫、硅元素测定等一般2~3年采集1次;中、微量元素一般3~5年采集1次。土壤样品采集后,按有关国标、行标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所需测定的土壤养分属性,完成土壤中氮、磷、钾、硫、硅等大中量元素的测定,根据需要选择进行锌、铁、锰、铜等微量元素养分的测定,对土壤供肥能力作出诊断。

  (3)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大田作物推荐开展“3414”田间试验,果树和蔬菜推荐进行“2+X”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4)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5)配肥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工厂化加工、网络化经营。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

  (6)施肥指导:对农户技术培训讲座与印发测土配肥通知单。在农户购肥、施肥前,请技术人员面对农户、村组干部进行技术培训讲座,以提高广大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技术物化产品的认识,同时推荐印发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方案,使技术入户到田,指导农户购买和施用优质的配方适宜的配方肥料(复混肥、有机复合肥等)。同时设置举办田间试验示范样板,供农民现场观摩学习。

  适宜区域:种植业区均适宜。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