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打印:
字体:

  播种期防治重点是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三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等多种病害以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措施是适时晚播、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1、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晚播、精量播种。首先是选用抗病并经过检疫的种子,在精细整地、清除田间、路边、沟渠等处杂草和自生麦苗,确保土壤足墒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特性,适当推迟播期。针对嵩县半冬性品种面积大、秋播时期气温高以及病害侵染的特点,一般较正常播期推迟推7-- 10天播种,可有效减轻锈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等多种病害的侵染和危害。

  2、药剂拌种。

  (1)按12 .5%禾果利(烯唑醇)、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一l5克干拌l0公斤种子的比例.或2%戍唑醇(立克秀)干粉种衣剂10 一15克均匀干拌或湿拌10一 15公斤种子,对小麦出苗前和苗期病害有很好防治作用。

  (2)小麦全蚀病发生区,用2 .5%适乐时(咯菌腈)100毫升,加水1 5一2 0公斤,充分搅拌,拌麦种50一 100公斤,晾干后播种。

  (3)防治地下害虫,可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拌种。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药:水:种子为l: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 2—3小时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按药水:种子为l: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在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

  3、土壤处理。地下害虫或小麦吸浆虫比较严重的地区,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3~4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进行土壤处理。

  4、种子包衣:根据地块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200毫升与100公斤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治。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