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探讨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来源:河北任丘农业局科教站
打印:
字体:

  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布局的调整、品种的更换、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和化学药品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使农业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优质小麦田病虫草害一系列重大变化。其发生趋势为:病虫害种类增加,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抗药性增强,若防治不当,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小麦的病虫害已成为影响优质小麦稳产、高产及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要注意生产优质无公害的小麦,确保小麦品质。在小麦收获前10d 停止使用杀虫剂,可利用生物技术杀虫,尽量少使用杀菌剂,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一、冬前除草

  11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是化除的最佳时期,每667m2 用75% 的巨星1g 或10% 苯磺隆10g 先配成母液,再加水30kg 均匀喷雾。没进行化除的田块,要中耕除草。

  二、防治纹枯病

  纹枯病防治的重点在防,其次是治。一般在发病后再防治效果就不甚理想,所以要坚持早防原则。一般分2 次进行,第1 次在11 月下旬或12 中旬,此时纹枯病已在小麦分蘖开始发病,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每667m2 可用20% 三唑酮50g 或12.5%的烯唑酮25~50g,加水40~50kg 喷施。第2 次在2 月中下旬,用上述药量对准小麦基部再喷1 次。

  三、全蚀病的防控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可能引起小麦大片枯死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其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可进行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控。

  (一)使用无全蚀病菌的种子。

  (二)若发现麦田有零星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并对周围的土壤进行药剂处理。

  (三)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有机质的含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全蚀病最有效的方法,每667m2 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20mL 对水1kg可拌10kg 麦种闷8~12h 后播种。每667m2 用70% 甲基托布津或50% 多菌灵2~3kg 或福美双3~5kg 加细干土20~30kg 撒后犁耙均匀。小麦全蚀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一般需3~5 年的连续防控,才能有效遏制全蚀病的发生与传播。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麦田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等,可于3 月上旬至4 月上旬,视当地病虫害发生实况及时喷药防治。每667m2 用20% 的三唑酮50g 或12.5%的烯唑醇30g,加10% 扫螨净20g 或4.5% 高效氯氰菊酯50g 或10% 吡虫啉20g 对水30~50kg,可防治锈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及吸浆虫。4 月中下旬到5 月上旬,每667m2 用20% 三唑酮70g 或12.5% 的烯唑醇30g 加10% 的吡虫啉粉剂20g 及磷酸二氢钾150g 对水50kg,可防治多种病虫害和干热风。赤霉病的防治视天气情况而定,若小麦扬花期天气预报有2~3d 阴雨天气,每667m2 可用50% 多菌灵对水30~40kg 在雨前喷施预防赤霉病,如雨前未喷施在雨后1h补喷,可有效防治。

  五、预防晚霜冻害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选择抗冻品种,培育健壮植株,提前浇水和烟熏。特别是中茬地块,要严禁选用早春性品种,尤其是不得提前播种。在3 月上旬至4 月中旬,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低温来临之前及时浇水,提高地温,或寒流到来1h 前进行烟熏或喷防冻液。一旦发生冻害,要视危害程度,通过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加强管理,促其转化,降低冻害损失。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