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杨柳(散文)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6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家乡的杨柳

◇向金祥

“你看看,你看看,哪里还看得见杨柳的影子!这村前村后,这田头路旁,这一条条河边……”

“当初你说这世间什么都会缺,唯独不缺杨柳的,今天你指给我看看!”

循声一探缘由,原来老家这两好友若干年前曾打过一个“赌”。一个说“杨柳也有一天会消失”,一个说“永远不会”。

老家如同很多的村庄一样,村前是河,村后也是河。小河边,除了杨柳还是杨柳。杨柳掩映村庄,这曾经最美丽的风景,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杨柳,一种很平常的树。南方称它“杨”,北方叫它“柳”。

早年教书时,好几册课本都有关于杨柳的古诗,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咏柳的佳句至今还记得。

童年的时候,喜欢跟在长辈们的后面学植树。栽植杨柳成为“人之初”的最深记忆。目睹这两人有趣的打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许许多多有关杨柳的往事。

冬春交替时,走在小河边、道路旁,如果看到枝头泛青的柳芽,不用看农历、不必数时辰,就知道春天来了,杨柳已把春意带到了人间。当别的树木才睡醒时,杨柳已经将粒粒嫩芽抽成万条柳丝, “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读四年级了,老师布置学写作文《可爱的家乡》。我就写家住哪个湾子、房前屋后的杨柳长得如何。虽然如记流水账,却被老师在班上作为“佳作”念给同学们听。

盼到过春节,毛笔字写得像打架一样,还斗胆给乡亲们写对联:“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小学毕业时,才知道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诗词。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植树的日子,看到大人们挖好树坑,截下一段嫩杨柳(俗称“杨筒”)栽下,或插下一根柳枝条,也抡起比自己还高的铁锹模仿,成年之后每年春天都会栽下几棵杨柳。杨柳不需要育苗,只要截下一段杨筒栽下或折一根枝条插下就可成活,所不同的是栽下“杨筒”长得快、成材快,插下枝条长得慢、成材慢。

当家方知柴米贵。在农村,杨柳是实用价值较高的树木,浑身都有用处。一般情况下,只要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的浓阴大树,粗壮的主干一个汉子抱不下。“无心插柳柳成阴”,有意栽培的杨柳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杨柳主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自古就是防浪护岸的功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长江、汉江因水患决堤溃口是常事,一些村庄的名字都留下了“湾”、“潭”、“桥”的印记。洪水泛滥成灾,江汉平原“鱼行鸟窝 鸟飞天外”,挺立于滔滔洪水中的杨柳,是人们逃生的路标和救命树。

我读高中的学校就在汉江大堤下,汉江岸边的防浪林全是杨柳。堤防管理段有位叫罗河山的管理员,因为精于防治危害汉江防浪林杨柳的蛀干害虫“星天牛”,发明土办法解决了“老龄树干因朽腐而中空”的顽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天门县还组织专门班子为他编写了《罗河山治虫记》、《实践出真知——汉江护林灭虫先进罗河山》等出版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罗河山治虫记》的专题片。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学习罗河山精神。

史无前例的年代,读过一篇赞美杨柳的文章,号召青年人学习杨柳“入地就生根”的品格,做“革命杨柳”,服从组织安排,为建设祖国服务。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高中毕业后回乡,顺应潮流做“革命杨柳”,当“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交杨枝把啰,交杨枝把啰,有杨枝把的快拿来交哇!”

夏天的晌午,我和农技员一起满湾喊话“发通知”,收集社员们做的“杨枝把”。

杨枝把诱蛾捕杀棉铃虫,是一项农民发明的土科技。社员用房前屋后的杨柳枝扎成“把子”,在夕阳西下前投放到棉田,引诱棉铃虫蛾子栖息、产卵。第二天清晨,再派专人把藏进杨枝把的“妖蛾子”用化纤袋子(俗称“蛇皮袋”)收回来消灭掉。这种办法杀灭棉铃虫,生态环保,成本低、效果好。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疆棉产区还没有开发出来,天门七十多万亩棉田,年产5万多吨棉花,按计划全国每人可以分享到2两(100克)天门生产的优质原棉。老一辈革命家王震曾亲临天门蹲点抓棉花生产,全国棉花生产现场会在天门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也来到天门出席会议。会议期间,棉田里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的杨枝把独成一景,蔚为壮观。

我在乡镇工作时,有一个谢越村,家家户户会柳编。纤细而有韧性的柳条,通过这里老人、妇女的巧手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各种工艺品出口到国外。一支柳条撑起了他们的柴米油盐和一幢幢新楼房。

绿树阴浓夏日长。天蓬巨大的杨树下,凉风习习,是人们纳凉歇息的最佳选择。这里,常常是传播科技的林阴课堂,是自娱自乐的乡村舞台,幽默风趣的荤素段子催生出酸甜苦辣的乡土民俗和农民们茶余饭后的欢声笑语。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一个冬天的早晨,寒霜铺满大地,像撒了一层盐似的。起床开门,发现湾子里来了位不速之客,带着柴夹子和竹耙子从城里到乡下扫树叶,他要给一家老小找到柴火,才能烧火做饭。

冬天的树枝树叶,是城里人乡下人必要的生活资源。生活艰难的人家发现城里人来扫树叶也会驱赶,更多的人则是一声叹息之后只当视而不见,遇上心地善良的人家还会送上一些烧柴。

当树上的黄叶一片片落下来的时候,扫树叶也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功课。在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有城里身强体壮的汉子顾不得斯文,带上铁锹、镢头和斧头到乡下给人挖掘杨柳树蔸子,然后对半分成,以劳力换资源,解决一家人冬天的烧柴问题。

“粗缯大布裹生涯”。村里的老人们说起哪户是勤劳人家,房前屋后杨柳的多少是个重要判断。

“你看,他家一棵树也没有!”这是对人的差评。

有位企业人士,年轻的时候是个寻鳝鱼的能手,人称“鳝鱼佬”。他说当年有个诀窍,就是直奔杨柳高大的河段去寻鱼。杨柳落叶无毒,对鱼类没有伤害,鳝鱼、甲鱼喜欢在这种环境安家。

富起来的新时代,城里人乡下人过上了沼气、煤气、天然气清洁能源新生活,“柴火”、“火柴”、“煤炭”相继进入历史词典,野生鳝鱼、野生甲鱼已成为珍稀。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在南线修葺一新的游览车专用道上,电瓶车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带着客人兜风。车子开起来的感觉像是在滑动,路边的垂柳挂下长长的枝条不时的柔情地抚摸着客人。柳条拂过车顶的沙沙声、车过青石板和木桥的吱吱声像轻音乐一样悦耳。”我曾经这样叙述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感受。

今年六月的一天,欣喜读到叶桦先生的新作美文《渠边岸柳》,文中他以赞美诗的笔触描写城里的家园:“小区北面,东风支渠常年流淌。两岸绿树成阴,四季花香。沿线是健康步道,道旁带状公园造型新颖,极具文化特色。岸边垂柳,展现一幅独具特色的城中美景,是居民们早晚休闲的聚散地。绿阴底下,散步的、打拳的、练琴的、吊嗓的、跳舞的、健身的……好不热闹。”

前不久来到北京,在一些社区,在一些路旁,在那万绿丛中,在蓝天白云下,有一道风景叫杨柳,它醒目而茂盛的生长着。虽然它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同一方土地它比其他的树木耐干旱耐贫瘠。

人们总是向往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不惜长途跋涉,登高望远,以抒发心志情怀,陶冶个人胸襟。却往往容易忽略近在咫尺的故乡风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景”却在灯火阑珊处。

几次游览颐和园,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二、三个人才能环抱的杨柳很大气、很少见,它们和江汉平原的杨柳长着同一个骨相。

颐和园西堤仿杭州西湖而建。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距今已有248年的历史。园中栽植杨柳已有256年历史。栽植于乾隆年间的西堤古柳,是北京地区年代最久、遗存数量最多的古柳群落。

我好奇的数了一下,这里竟然有19株百年以上的古柳。古柳(主)干粗枝壮,虽有些残缺,但枝叶还茂盛。据说,这些古柳是反映和研究清漪园时期西堤植物配置与景观风貌的重要依据。它见证了西堤的久远历史和颐和园的沧桑,令人难以忘怀。

三峡大坝横空出世,南水北调福泽万代,农村城市化翻天覆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洪大灾渐行渐远……从江汉平原的家乡到颐和园的西堤,每一棵杨柳紧连着时代和国运。

向金祥:家乡的杨柳(散文)


江汉平原,有一条名叫“罗东河”的小河。

河两边居住着百余户人家,家家都有人在城里工作,户户都住着小洋楼,大部分家庭在城里购置了住房,有的人家在城里还有多处房产。青壮年在城里工作赚钱,老年人留守乡下继续种田,关键的农活雇佣机械完成。世世代代口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们的后代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我的老家就在这个自然村。村里有八十多岁的高寿老人十几位,最长寿的是我的启蒙老师,年已九旬四世同堂,老人家的后代不仅在村里有房,在北京也有多处房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庚子年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我宅在老家四个多月,人们回忆一些陈年旧事,面对当下罕见的生死大疫竟然波澜不惊,一句 “国家会有办法的”口头禅让人心房暖暖。乡亲们盛情邀请我回乡下和他们一起养老,分享这种惬意的生活。看到乡亲们自信满满,丝毫不为生活琐事发愁,我感慨万千。

白手起家盖的房子还在村子里,遵从乡亲们的建议,还想继续保存下去。春三月,翻修这幢四十年前建的老房子时,师傅们很惊讶,当年盖上房的杨柳瓦板至今还没有变形变质,还可以再用几十年。虽然抛弃了可惜,但还是换上了杉树板材。

过往的日子里,杨柳曾经为我们平凡的生活“顶天立地”,从制作农具、家具到兴建房舍,从遮阴乘凉到江河防洪,从枝头报春到一叶知秋。在更换这些并没有什么过错的杨柳材料时,心里顿生一种酸楚与不舍。

杨柳从广袤农村的消失,不是自主的行为选择,是因社会需求配置所产生的被动退却,是它一如既往的服从的品格、奉献的情怀。

奉献,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底蕴,一种默默无闻的忍耐,一种平易近人的品格,一种不事算计的愚钝,一种泰然处之的静气,一种百折不挠的定力,一种我将无我的付出,一种相向而行的抉择,一种重能敏行的涵养,一种大气谦和的境界。

这种“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奉献情怀,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是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的。

2020年6月30日北京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