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教种大棚西瓜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字体:

天门市石家河镇华丰农业合作社社员在西瓜大棚里整枝、施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刘银斌 汪鑫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编者按】

大地复苏,春意盎然。

今年春天的农田里,多了不少“新面孔”,有住在“棚中棚”里的西瓜、葡萄,有从外地引进种植的蕲艾,有虾稻田里种下的水芹菜……一幅幅新鲜的图景,显示出天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气象。

4月16日,天门市小板镇周杨村,一片白茫茫的西瓜大棚内,赖宁甫和妻子正仔细查看瓜藤。看长势,下个月,首批无籽瓜就将上市。

甜滋滋的西瓜5月份就能上市,这是浙江种瓜人的独门秘笈。

眼下,天门市的几个乡镇,请来一批浙江种瓜能人,示范和带领大伙种植大棚西瓜。

这个群体有近百人,普遍以家庭为单位,一年只休息一个月,过年都不回家,长期驻扎在西瓜地里。

一年可收四茬瓜

白色大棚,是浙江台州瓜农的标志性“建筑”。以这种方式种植,相比露天栽培的西瓜,品质、效益都高出不少。它们不仅“住”在大棚里,“吃喝”也都通过埋在土里的管道精准“投喂”。

台州黄岩有种西瓜的传统,造就了许多技术精湛的种瓜能人。今年47岁的赖宁甫就是其中一位。身怀祖传绝活,他20多岁就开始在外闯荡,将西瓜种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2018年,经朋友介绍,他带着老乡从武汉蔡甸来到天门,在黄潭镇、石家河镇都种过西瓜。

由于大棚西瓜不能连作种植,2019年底,他带着老乡来到小板镇,大家一起承包300多个大棚,还成立了清峰农业专业合作社。

他介绍,5月份,第一茬西瓜就能上市,抢占市场“空白期”,可以卖个好价钱。由于口感好、上市早,去年,每斤批发价卖到4.8元。“大棚西瓜一年可出四茬瓜,头茬瓜质量最好,售价也高。后几茬效益稍微差点。”赖宁甫说。

“他们种出来的西瓜就是比一般人种出来的甜,好吃!”当地农民这样评价。

好吃的西瓜,源于高科技、高投入。

浙江农民种植的西瓜品种为一茬多熟优质高产麒麟瓜,管理过程中水、肥全部用管道输送、滴灌,科学种植保证了西瓜的高产、优质。一个大棚投入在3000元左右。

有了薄膜棚和技术,雨季、旱季保收,不受寒流影响,按标准种植,保质保收。

种出来的西瓜,由赖宁甫负责销售。他有专门的销售渠道,今年,还有天门本地的电商找上门来。

赖宁甫还有一个诀窍:种植规模不能太大。之前他在云南种了200亩西瓜,结果亏了钱,从此,他都保持着三四十亩的种植规模。

品质不愁、技术不愁、运输不愁、销路不愁,他们的瓜自然好卖。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在位于石家河镇的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这群浙江农民去年种西瓜的地方,已经长满油菜花。

这片油菜花地附近,支起了一个个白色大棚。只不过,种西瓜的人已经由浙江农民变成了当地农民。

去年,浙江农民在这里种了800多亩西瓜,合作社有4个社员跟着他们一起学,大概种了七八十亩,效益不错。

在他们的带动下,今年当地不少农民纷纷加入种瓜的队伍。

“看,瓜藤上都结出花了!”小心翼翼地掀起大棚的门帘,华丰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脸上满是喜悦。今年,合作社共种植万余亩大棚西瓜,每个棚产量约1500公斤。

“抢在市场空白期上市,不愁卖。”佛子山镇农民周牧兰很有信心,2018年开始,他跟着浙江农民种西瓜,每亩收入约在7000元。今年,他在华丰合作社承包了40亩土地种植西瓜。

浙江农民吃苦耐劳、追求科学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是临时搭小棚住,住得比我们差,干的活也辛苦,但一年下来都赚回几十万元,让我们由衷佩服。”

赖宁甫和妻子平时就住在工棚,棚内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套炉灶,以及一些农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在大棚里仔细查看瓜藤,手上拿着药水和标牌,不时择去多余的藤蔓,全程都得蹲着,一个大棚劳作下来,至少1个小时。

“我们要向浙江现代农民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吴华平感慨,目前合作社采用西瓜、油菜、水稻套种,“旱改水”可以培育土壤养分,降低病虫害,让西瓜的品质更好。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