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更“聪明”的并条机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字体:

天门纺机车间员工在生产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刘银斌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开栏的话

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天门众多企业依靠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高端市场,迈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些企业是如何创新的,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本版特开辟“企业高质量发展看天门”栏目,以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为例,解读它们成长壮大的“发展密码”。

11月14日,天门纺机喷涂车间内,一排排吊起的钢板有条不紊地随着挂链移动,从静面喷粉线出来时都穿上了一身颜色均匀、表面平滑的“衣服”。200块钢板从表面处理到喷粉固化,只需要1个小时。站在车间,既闻不到刺鼻的油漆味,也看不到粉尘和漆雾,现场安静整洁。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难以想象。操作工介绍,采用人工刷漆,刷完一面后,要等待干透才能刷第二面,效率低,还不环保。

当前,天门纺机正掀起一场智能制造“革命”,制造更“聪明”的并条机。

并条机,是纺纱生产线上的一种关键设备。从原料到棉条,再从棉条到成纱,全靠并条机。天门纺机生产的并条机在国内外同类产品市场均有较高占有率,荣获湖北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称号。

“隐形冠军”也有自己的烦恼:缺人!

厂里三四百名职工,近三年来光退休的就有大几十人,新招来的工人,培养成熟了又很难留住。

与此同时,智能化是纺织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2年,天门纺机积极响应政府“退城进园”号召,借此契机建设新厂区,“鸟枪换炮”。从搬迁至今,光是技术改造、购置智能设备上的投入,就达3亿多元。

行走车间,新进的激光切割机、卧式加工中心、五面体加工中心、数控龙门磨等一台台新型装备十分抢眼,智能气息扑面而来。

从卧式加工中心的透明玻璃往里看,喷头正在喷水,为轴承座“降温”。操作工倪体波在机器外的液晶屏上输入参数,机器启动。“同时加工6种规格24个轴承座,只需要2个小时。”倪体波在天门纺机工作了整整30年,深感智能设备对效率的提升,“过去加工1个轴承座,就需要10分钟。”

持续不断的研发和技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尽管受到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影响,今年1至10月,企业销售收入仍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天门纺机每年都把销售收入5%以上的资金用在技术开发上,先后和立达公司、乌斯特公司、荷兰的NTS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与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产品的“内涵”也在变化。高端并条机已占据企业销售总量的80%以上。TMFD81S数字化并条机,突破了普通并条机改牵伸倍数需换工艺齿轮的传统模式,一经推向市场就供不应求。

目前,天门纺机正从智能车间改造入手,实施两化融合,向建成智能化企业的目标迈进。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