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弘扬身边典型 激发内生动力——天门强化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30日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字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谭亲璐 通讯员 沈松峰

7月16日,走进天门市岳口镇怀坡村,新修的村组道路四通八达,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内,村干部热情地接待着办事群众。二楼的农家书屋里,几名放暑假的孩子在看书。

“两年前,村集体债台高筑,办公室破破烂烂,村里没一条像样的路,遇到要花钱的事,我们只能左手搓右手。”村支部书记金国华说,改变源自强化党支部堡垒战斗力,党员带头干,真正发挥了群众主心骨的作用。

像怀坡村一样,由于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天门有不少村庄曾面临“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尴尬。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面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天门市委经过深入调研,找出了症结。

去年4月开始,该市开展基层党建“10×10”品牌创建活动,选择10个领域,每个领域树10个典型,通过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模仿效应”“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基层党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做有抓手,有力促进了全市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和社会治理。

党建强起来“穷帽”脱下来

“老陈,合作社给做工的贫困户发工资有20万元了吧?”7月11日,在天门市小板镇车灯村鸿天顺耕种养专业合作社虾稻共作基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义问合作社理事长陈庚龙。“早不止这个数了,你这还是两个月前的金额!”陈庚龙笑答。

车灯村是重点贫困村,有贫困户21户54人。工作队驻村以来,带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争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锋队”。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党支部制定发展规划,党员带头流转自家土地,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之间发挥纽带作用。

去年底,陈庚龙的合作社流转土地8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项目,实施虾稻共作面积400多亩,养殖鳅鱼40亩、青蛙45亩,种植莲藕50亩,基本形成了立体化的现代化农业种养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每亩年增收800元,同时,他们在合作社长期打工,也有了固定收入。

车灯村党支部书记罗灯仿说,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全村20户贫困户已有17户脱贫,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看到车灯村产业扶贫风生水起,周边的段岭村、范岭村、钟场村等贫困村党支部主动来取经,组织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鸿天顺合作社。

“头雁”飞回来 村里活起来

“通村通组公路拓宽工程扫尾工作要盯紧,保证质量,确保在本月底全部通车。”7月上旬,广州轻工业商会会长廖启元风尘仆仆赶回老家天门蒋场镇饶场村,和村两委干部商讨工作。

廖启元一直心系家乡发展。去年担任村“荣誉书记”以后,他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饶场村的发展建设中。

廖启元把企业的经营理念,用到乡村治理上。去年7月,他出谋划策,成功组织了饶场村首个“回乡日”大会。近300名在外人士赶回来,组织成立乡贤理事会,募集村发展资金200余万元。

留守的老人儿童多,办事不方便。今年清明节,他在村委会设立一个民情民意办公室,聘请有威信有热情的66岁的老党员廖启柏专职负责,只要村民有问题来找,一条条在民意簿上登记,交付村干部帮着跑腿。

现在,村里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医务室和文化广场建成了,村组路通了,节能路灯装上了,景观树也种上了,被评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张业祥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全镇22个村去年实绩考核排名中,饶场村由原来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第二名。“十佳荣誉(第一)书记”,是天门基层党建“10×10”品牌创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去年以来,天门实施“123”人才工程,每村必须聘请1名荣誉书记、培养2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3名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天门市800多名“荣誉书记”成为“头雁”,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产业旺起来 乡村富起来
7月10日,记者来到天门“十佳乡村振兴示范村”皂市镇上付村,道路宽敞,厂房林立,村委会办公楼前还有一个露天游泳馆,三五成群的人们正在戏水避暑。“2012年以前,上付村一度欠债78万元。2013年,招商引入第一家企业后,村里发生了巨变。”5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定祥自豪地说。

上付村耕地少,排灌条件差,村民主要收入来自外出打工。但紧邻皂市镇区,老汉宜公路穿村而过,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

杨定祥和村委会一班人认识到,只有依托区位优势,搭乘工业化的快车,才能实现村级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建起占地560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天明新能源、仟仟鹤源、旭瑞机械等19家企业落户,8家投产,11家开工在建,固定资产投资过3亿元,年实现税收过千万元,村级资产累计达到1000万元,每年村级收入在100万元左右,解决本村就近就业200多人。除了正在建设的富家山综合田园体外,村里还从深圳引入一家专业公司,开展村容环卫治理。“产业兴旺了,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底气就足了。”上付村的实践,为天门不少“空壳村”树立了榜样。

黄潭镇七屋岭村、多宝镇双桥村等纷纷向上付村学习,以产业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奏响乡村振兴的大合唱。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