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天门“四会”涵养文明乡风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字体:

  湖北日报讯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付磊磊 王奔

  

  “好球!”11日下午,天门市渔薪镇渔薪社区门球场,眼看“老伙伴”挥杆击球干净利落,66岁的邵明星竖起大拇指。

  寒冷的天气,简陋的门球场,丝毫没有影响4位婆婆打球的兴致。上月初,社区成立女子门球队,10名乡村妇女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除了做饭、接送孙子,她们基本上泡在球场。”社区书记周家华乐呵呵地说,门球场聚集着人气,也涵养文明乡风。

  “注意力都放在球场上,没心思打麻将了,扯皮拉筋的事也少了。”邵明星说。

  渔薪镇是天门有名的经济大镇,镇办工业企业高峰时多达156家。但这个富裕起来的镇一度出现过留守妇女打麻将、传闲话,年轻小伙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现象。

  如何培育文明乡风?镇长陈明敏直言,文明乡风重在养成。

  作为天门花鼓戏的主要发源地,渔薪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唱戏。镇里因势利导成立拥有百余名会员的民间文艺协会和38支文艺团体。这些乡土文化“名人”用渔鼓、碟子小曲、莲花落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自编自导自演的吹打乐《翻身道情》、歌曲《渔薪小镇》、莲花落《夫妻还乡》等节目,吸引了大量“粉丝”。

  一个乡贤,一份乡愁。渔薪镇探索“村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全镇35个村全部成立“乡贤会”。在去年夏天的洪灾中,解场、蔡庙等村的乡贤积极抗洪抢险、捐资捐物、疏导情绪,受到村民的信任和认可。

  曾经,天门农村红白喜事兴起大操大办和攀比之风。去年,渔薪镇推行农村“红白理事会”,用村规民约给丧事、喜事立标尺,将大办3天的传统改为1天,将酒宴招待规模控制在15桌以内。“哪家有红白喜事,村里的小广播就会提前播报祝贺或哀悼,再派监督员上门做工作。”青山村村支书记陈纯才说,村民办事时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乡贤帮忙“打下手”,在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下,村民们就“顺杆”下来了。

  树“身边的典型”成为带动村民自觉的“催化剂”,渔薪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每个“十星户”,全体村民公开民主评议,赞同率超过七成才能当选。通过评议,评出文明,比出风尚。

  有民间文艺协会、乡贤会、红白理事会的操持和十星评议会的激励,渔薪和谐文明的风气愈来愈浓:4人成为“天门市十佳道德模范”,3家被评为“荆楚最美家庭”,1家成为“全国书香家庭”。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