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话到深处是文化——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李国仿访谈录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7日
来源:
打印:
字体:

话到深处是文化
——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李国仿访谈录

     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承袭了湖北省天门师范学校的建制。学校从最初一所初中的简师班,到湖北省第二批重点中师,经历过两度停办、五次搬迁、六易校名的艰难历程,再到今天江汉平原上的名校,其间经历了南迁北移、上山下乡、分分合合、走走停停的艰难坎坷。60年的征程,栉风沐雨!
  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流变,促使很多中等师范演变成今天的普通高中。这是动态的时代对教育新的历史诉求。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固然能让一些学校走上兴校、强校之路,然而它也不止一次地将很多学校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历史的当口,是进,还是退?是开拓创新,还是固步自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在继承师范时期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时代因子,从而在短时间转办成功并迅速行进在崛起之路上。相信,它将给正处于改革迷惘中的人们以部分启迪。

    问: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是江汉平原上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区域性名校。我们印象中的名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精神,有自己引以为豪的先辈,有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后来者。而名校的这些传统和改革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贯穿在学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使得学校在学生培养、知识传播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所有这一切,便是名校的精神内涵。那么,经过60年文化积淀的天门实验高级中学,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在哪里?
     李国仿:要说我们天门实验高中的精神内涵,我想,首先应该谈到天门,以及天门这个地域中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她是我们学校的文化土壤。
     我们天门,是湖北省直管市,是武汉城市圈的一员。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结,“陵之竟也”,所以古时又有“竟陵”之称。汉江从天门的“前门”淌过,天门河横贯东西,青山秀水孕育出石家河文化,孕育出天门的一代代文化名人:唐代,有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明代中期,有“竟陵派”创始人钟惺、谭元春;嘉庆十六年有状元蒋立镛。现代政界要人、商界巨子、文教精英,灿若群星。几百年来,天门“文化之乡”的美名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下来,深深影响了今天的天门教育。1984年,著名作家秦牧在《文汇报》发表《天门县上了状元榜》;1993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江汉才子出天门》,盛赞天门的高中教育……
  正是在天门这独特的文化背景中,我们学校才获得了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才成为江汉平原上的一所名校。名校本身是一个有历史跨度的概念。 60年里,经过了南迁北移、上山下乡、分分合合、走走停停的艰难坎坷。
  天门实验高中承袭天门师范的建制。天门师范诞生于1947年的春天,当时在岳口东岳庙内的天门第二初级中学内附办了两个简师班,当年秋天迁至皂市五华山麓。1952年春天,天门初级师范在岳口成立,招收小学毕业生。1958年9月,天门初师升格为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1962年,天门师范停办。步入新时期后,学校开始向办学条件现代化的目标奋进,从1996年开始,学校与荆州师专联合办学,开办大专班。到1998年,天门师范发展到鼎盛时期,招生范围扩展到广东、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新疆,办学规模达58个教学班,学生3000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态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诉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学校在1999年停招师范生,同年7月开办高中班。现设高中部和附小,共有70个教学班,近6000名学生。
  在这前后60年的风雨中,学校经历过两度停办、五次搬迁、六易校名的艰难历程。几千年前,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几十年一步步走来的我们,与先民们何其相似,历经磨砺,逐步形成了今天天门实验高中的文化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问:天门师范的演变史像一部上世纪从40年代到90年代末的中国中师教育发展史的缩影,浓缩了中师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片阳春美景、一段辛酸往事。今天,在感慨于天门师范顺利转型为实验高中的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一段时间里,转轨将很多学校推向了风口浪尖,甚至使部分学校濒临绝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天门实验高中能顺利转型,并在短时间行进在崛起之路上?
  李国仿:主客观原因都有吧。在我们的体制改革当中,政府部门、社会舆论等多方面都给予了很多支持,这对我们的转轨起到了很好的“助推器”作用。主观方面呢,就靠学校领导正确的治校方略和全体教工的创业精神。这些加上学校自身的优势,学校的崛起就势不可挡了。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我们的人文资源优势。我总认为,一个有着历史渊源的学校、名校,她是有着很多名人掌故的,甚至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我们学校的发展史上,湖北省天门师范学校、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两个校名都是由书界泰斗启功先生题写的;天门师范体育馆馆名由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题写。至今,我们琴房里还保存着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先生签名的一架钢琴。同时,天门师范几十年的发展铸就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包括大量的名师、大量的校长、大量的优秀干部;一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批作家、诗人、画家,一批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一个文化名人就有一个故事,一个杰出校友就是一部写不完的书。这就是我们丰富的校本文化资源。
  第二个优势是我们优秀的师资。我们学校的教师有三个来源,包括师范时期的部分优秀教师,他们学历高、学问好、人品好,称得上“德艺双馨”;还有就是从其他高中选调过来的教师和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构成了我们师资背景的三原色。这个师资组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了“1+1>2”的资源整合。什么意思呢?就是师范时期的部分优秀教师比较擅长“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从高中选调过来的教师呢,在高考备考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促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又能使自己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品牌优势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从师范到实高,历任校长都是天门的名人和教育功臣。“文革”后,梁祥芳、邹行斌、戚茂珊、张声场、邹崇宽、雷松青、刘成德,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校史上将永远留下他们的美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正是他们的名气提升了学校的人气。此外,我们现在有傅新华、陈国华、马志超和刘秋香4名特级教师,有天门名师高正平,还有一批高考功臣和教学行家,他们打造了天门实验高中高考的品牌。1999年高一招生,家长、学生并不信任:一所培养老师的学校怎么能够培养大学生?学校领导、老师走村串户、登门招生,2002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仅20人,一般本科上线仅121人。此后的几年,连年丰收。6年来,累计重点本科上线1890人,一般本科上线6111人。我们的生源并不是一流的,但中进高出、高进优出,却是一大特色。2007届高三(15)班黑板上方的横幅是“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是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又一种表述。8年前招生,“捡到篮子里是蔸菜”;如今招生,高分云集,门庭若市。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地理位置。我们学校位于天门市陆羽大道与东湖路交汇处以东,西边,面对天门长途车站,东边靠近即将开工的外环线。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轩榭、绿树藤蔓……不时还有一两幅楹联点缀其间,处处弥散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这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说到有些中师转办高中失败,恐怕是丢了好传统,又没有找到增长点。人们至今怀念师范生,重用师范生,评价师范生爱岗敬业功底好,说明师范教育是成功的。将师范与高中的优势嫁接起来,自然就会培育出新的优势。天门实验高中顺利转办,就是找到了北。
  
  问: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天门实验高中能够顺利转型并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你们在继承天门师范的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因子,从而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嫁接”?
  李国仿:可以这样理解。学校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的文脉,所以,师范时期好的文化和传统我们要很好地继承。长期以来,师范学校都坚持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理念,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为从深层次看,教育是一种文化影响行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人的教育观都变得功利起来。你不改变高考招生,我就只能培养百分考生,这怎么行!既要学高,又要身正,两者不能偏废。师范时期是这样,高中时期也应这样。我们的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孩子负责三年,而且要负责三十年。我们不能培养只会考试的机器,而要培养社会栋梁。学高、身正两者兼备,学生才会有竞争力,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今天坚持“有效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将师范时期好的文化和传统发扬光大。将它很好地融入到新时期天门实验高中的发展中,培养和谐发展的实验高中的学子。当然,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文化血脉那是不能断的。
  
  问:那么,你们是如何来构建天门实验高中的学校文化的?
  李国仿:我们学校的文化构建,注重的是主流的、立体的、本土的。所谓主流的,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内22块大型宣传版面,爱党、爱国,敬业、修德是不变的主题。主流文化就应该是先进文化、强势文化。学生、教师和家长,走进校园,就会耳濡目染,教育你没商量。所谓立体的,就是教室、寝室、食堂、校园广播、校园网,都让它有文化。5号楼101寝室的校友中有个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这名校友指认寝室的照片悬挂于此,这就有了文化。立体的还有一层意思,学生修德,教师更要修德。我经常讲,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