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领导为什么喜欢读《罗斯福传》?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1日
来源:
打印:
字体:
  历史从来不是记忆的负担。一切想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都必须以强国的发展为镜鉴,而走向强国必须有杰出的领袖或代表人物。
  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历史上,有两次高调评价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次是在1945年4月的《新华日报》社论中: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再一次是他逝世时,《新华日报》专门发表社论,题为:“民主的陨落——罗斯福总统之丧”。
  罗斯福成长于美国发展方兴未艾的世纪之交。1933年3月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这位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总统的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经济战略家,一生充满了传奇与神话。
  是时,伴随工业化和物质文明的快速进展,美国进入了帝国主义垄断时代的“恶与善俱来的时刻。”资源掠夺开发、社会分配不均、骚乱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使过去农业社会里的道德准则日显单纯和苍白。特别是时值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风暴席卷美国,贫穷、饥饿、破产、失业和暴跌的恐惧场景遍及国中,时局呼唤着强大的政府,也为罗斯福的横空出世准备了天时、地利和人脉资源。罗斯福应运而生了。
  他带着随行人员奔波社会各界,宣传自己的执政理念。在国内事务中,他主张组织进步和高效的政府,改善公民的生活状况,合理保护和使用自然资源,实行教育的募工标准,以不“堕入某个利益集团心血来潮式的机会主义影响中。”他在纽约一次演说中说:我确信,美国将选择进步的大道,把绝望的理论、卑怯的嗫嚅、倒退的小路统统抛到一边!他在宣誓就职时的阴冷下午,发表了一篇富有激情和阳光的演说:“人类在每一次危机、每一次灾难中,获得新生时,他们的知识就更加广泛,道德更加高尚,目标更加纯洁。”
  自由经济制度给美国带来过空前的繁荣和富足,但当市场经济的能量发挥至极限时,弱点也暴露无疑,罗斯福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不完全幻想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而是大胆利用国家机器实施干预,将市场调节和国家调控相结合,将无形的手与有形的干预相结合。他的智囊团吸收了各种政治观点和经济主张,因而更具权威、更为全面。通过参阅上千种书籍,借鉴大量经济、政治经验,通过“炉边谈话”的方式,广泛征询意见,罗斯福实现国家复兴和对外睦邻友好的施政方略訇然出炉。
  1933年3月至6月,罗斯福在国会召开的特别会议上,提出多种咨文,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以惊人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这些“新政”的内容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主要措施是复兴:维持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限制农业生产以维持农产品价格;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间竞争,制止企业倒闭。而“新政”后期的改革措施,则更为有力地运用行政干预,实行缓慢的通货膨胀,广泛开展公共工程建设和紧急救济,实施社会保险,扩大就业和提高社会购买力;进行税制改革。他利用国家的强制性弥补市场经济制度的天然弱点,完善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
  罗斯福的新政,促进美国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成功地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当他第一个任期终了时,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
  罗斯福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表现出压倒一切的自信。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垄断阶段,“自由放任的伟大时代已经过去”,自然经济力的枯竭要求必须加强政府职能,他与反对新政的最高法院进行斗争并成功对之进行改组,继而利用宪法的充分而宽泛的解释,进行司法改革,这些无不表明了他在探索中日臻成熟的政治哲学和治国方略。
  政治家的显著风范是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既具远见卓识又有雄才大略,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科学的预见并勇执牛耳。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各种危机的端倪中,看到了战火之后的瑰丽景色,酝酿着极富想象力的治国蓝图。在国内盛行中立思想的背景下,罗斯福力申正义,并最终参与到反法西斯世界联盟中。战争后期,他不知疲倦地吁请成立世界性维护和平的国际联盟,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秩序。1942年1月,在罗斯福的多次倡议下,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50个国家代表在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凯歌声中橫空出世,罗斯福写下了政治生涯中光辉的一笔。
  罗斯福任职长达12年,在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另一位权威传记作者弗雷德尔则这样评价罗斯福的思想:“从他任总统期间总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来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从他相信美国的幸福有赖于其他各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保障来看,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正是在国内事务和国际关系两个大局的运筹中,罗斯福被称为当时美国的“北斗”,进入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行列。
  罗斯福有着水手的本色,因为水手的职业以生命为抵押,容不得半点懈怠和休闲。49岁时,他患上了成年人极少得的脊髓灰质炎,忍着极大的痛苦,他架起了用钢管和橡胶制成的支架。他面带微笑,叼着烟斗,不能登上3英寸高的台阶,却带领美国人民向他心中的高峰冲刺,终使美国成为世界一极,综合实力跃上世界首屈一指的地位。
  一个人的存在,竟这样影响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在他蝉联总统之时,美国6000多名炼钢工人联合签名致信:“我们知道您很累,但我们没有办法,不能让您退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制定了一系列国内行动计划,即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计划,引导美国从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全面过渡,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和物质资源。他的“那双眼睛比过去更加敏锐、好奇、友好而深不可测了”,这大概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外在体征吧。
  罗斯福堪称“美国总统中的楷模”。一切想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都必须以强国的发展为镜鉴,而走向强国必须有杰出的领袖或代表人物。大国的兴衰消长,从来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据悉,在从政的高层人士中,许多人在阅读《罗斯福传》,从中探寻着一条路径,寻求一种精神的共鸣。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罗斯福其人其事感人至深,他能赋予一种制度和体制以活力,具有弃旧图新,力挽狂澜的无形之力,他把自身的羸弱和国家的强大、自身的平实和国家的崇高融为一体。美国有三任总统名传史册,一个是国父华盛顿,一个是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林肯,再一个则是罗斯福,他们都代表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不同的是一个是创建,一个是保卫,一个是赋予国家新生和活力。创建和保卫为历史所囿,并非人人可遇可为,但为一种体制和制度增添活力、使之不朽,则是后人尽可为之的。
  历史从来不是记忆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真读一下《罗斯福传》,在世界大国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古老而生机盎然的国家进入伟大复兴之时,可以给我们提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借鉴,有利于用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的坐标。 (罗海岩 新华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