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增副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9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陶诗柄

  春联,也称楹联,不知从何时起,门上挂桃符,据说是为了趋吉避凶,从王安石“总把新桃换旧符”诗句看,可以证实。之前蜀主孟昶在新春时,改桃符为字,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宫廷内的事,但可算是新春联的开端。大约从明朝起,宫廷内春节在桃木板上写字可能已成习惯。朱元璋爱好写春联,曾赠陶安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他不仅爱好写春联,而且还提倡督促民间写春联。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后来逐渐成为习惯。每年春节不分城乡都以新联换旧联,增加热闹气氛。

  春联用纸约一米左右,字数不等,内容不限,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城乡住房大变样,由矮屋一跃而为高楼大厦,春联为了适应住房高大,纸增长,字增多。近几年,住房又有改变,人们为了宽敞向宽度发展,连开两大门,还有三兄四弟连在一起建的,连开三四大门,既整齐又美观。新春贴联当然是一门一副。每年新春我都左邻右舍转悠,注意于春联,一门一副,红纸黑字或金字,大略一看可以,但细看缺点不少,尤其是连开几大门的缺点更多了。一是长短宽窄不等,二是字数多少不同,三是词性差别大,四是内容重叠,还有东家不懂与不慎,这副配那,那副配这,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一样。连开多大门春联存在的问题,东家操办不力是一个原因,归根溯源应该是市面上流行的“对联本”与写联人卖联人,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如果要解决连开多大门春联存在的问题,应从源着手,就是说学者们应在对联本增加这方面内容,让写联人有章可循,照书上写。老对联是历史积淀,以尊重为上。我的意见是:将原上联一下联一称小副,再增加中副与大副,中副是上联一下联二三,大副是上联一下联三四五。有了这样的范本,写联人遇着连开多大门的可按这个葫芦依样画瓢。有思想准备,提前写好,遇买联人先来问清几扇大门,根据主人的身份与爱好,门少则撰一小副,门多则中副、大副,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从源头改进。如能这样,主人拿回去,按顺序贴当然好,如不按顺序乱贴,或者把上联贴中间,阅者左顾右盼,皆可成联,较以前一定有所改观。

  事物总是发展的,比如诗是先四言,后五言、七言。对联也是一样,门上桃符改写字是一变,由短小改长句是二变。现在大门增多,写联人应该适应需要,增加中副与大副。老对联是国粹,其中优点很多,不胜枚举,其中最为突出的要算形象思维。后辈学者应该认真学习,继承传统,然后创新发扬,让这一小而精的珍品走出国门。

  (作者系天门蒋场人)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