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疫”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打印:
字体:

  根据疫期心理状态调研的5万多份问卷分析,结合开通的抗疫心理服务热线电话情况梳理,疫情期间反映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下:

  认知困惑:注意力不集中、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反复思考疫情内容、过度在意身体变化等;

  负性情绪:紧张、焦虑、恐慌、急躁、抑郁、迷茫、愤怒、孤独、悲伤、内疚、自责等;

  行为异常:反复消毒、反复洗手、反复测量体温、不敢开窗通风、不敢出门等强迫行为和冲动、急躁、懒散、过量烟酒等不良适应行为;

  身体不适:失眠、多梦、胸闷、心慌、气短、茶饭不思、肠胃不适、肌肉紧张或无力等躯体反应;

  人际冲突:居家隔离期间,容易因观念冲突产生家庭矛盾,且普遍处于负性情绪状态,容易产生人际冲突;

  工作压力:一些医护和保障人员面临直接接触感染者、长期加班、工作头绪繁杂、无法兼顾家庭等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容易产生倦怠、委屈、愤怒、内疚、无力等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自助和疏导方法:

  (1)规律生活作息,建立适宜边界:疫情期间如果对生活日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疫情相关的问题过度关注,会呈现出一定的注意狭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是人面对危险的求生反应,但如果长期持续会造成身心能量的耗竭,并伴随持续的不良情绪。因此要保证饮食和睡眠,规律生活作息,在日常生活和关注疫情之间建立适宜的边界,每天留出一小部分固定时间来关注疫情,不让疫情带来的强烈体验过度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

  (2)正视疫情信息,保持理性客观:疫情期间铺天盖地的信息,会使人随之产生许多的负性情绪,理性客观地认识疫情信息可以帮助稳定情绪。要对接收到的疫情信息进行分类比较:谣言和不实报道往往具有来源不明、信息碎片化、夸大威胁性等特点,给人带来负性情绪体验;正规媒体的报道则来源清晰、措辞严谨、客观中立,给人以稳定感。

  (3)适度开展活动,合理宣泄情绪:在活动受限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可以让自己感觉平静、专注、愉悦或掌控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画画、工作等,让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当觉察到自己产生负性情绪时,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告诉自己产生负性情绪是疫情期间的正常反应,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通过写下自己的情绪体验、找人倾诉、大声唱歌、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

  (4)学会身心放松、主动营造安全感:通过网络学习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正念瑜伽等身心放松方法,或者通过按摩、泡澡、运动等方式,主动开展身心调适。无法预期的疫情风险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但可以通过积极关注环境中的安全信息来提升安全感,如:国家的有力应对、防控措施的有效隔绝、症状的有效控制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下载收听着陆技术、安全岛、心灵花园等音频,来构建心理安全感。

  (5)保持人际交往,激发内在资源:疫情期间,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带给我们安稳感,可每日与家人朋友打电话或者发微信,交流内容主要是相互支持、鼓励、传播积极信息,避免传播谣言、渲染威胁和传播负能量。面对困境时,可通过回顾自己以往面对困境时的经验,找到自己当时应对的方法和策略,以调动内在资源,提升应对能力,渡过当前的难关。

  (6)相互接纳情绪,进行有效沟通:疫情期间,生活空间的重叠、观念差异、负性情绪宣泄,以及缺乏安全感引发的控制欲等,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绪,对一些容易产生冲突的问题,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等进行协商处理,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就事论事,不要恶意揣测家人。交流时态度平和,讲话突出要点,不进行情绪性沟通。

  (7)构建多维心理防护体系,全面保障一线人员: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及保障人员,要构建多维度的心理防护体系,包括科学合理的轮班制度、及时完备的后勤保障、适时暖心的人文关怀、有的放矢的心理干预等,全面保障一线人员身心协调、张弛有度、无后顾之忧地开展抗疫工作。

  据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