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有“新”能量——记市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杨华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4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天门网 全媒体记者 吴述明
  位于竟陵百花路的法院干警宿舍,是颇有些年头的老房子,市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活动室就设在这里。
  外表瞧着有些斑驳,推开门,却让人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溜儿排开的金色奖牌和红色荣誉证书。环顾四周,室内干干净净的,就连书柜里摆放的书都纹丝不乱。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真章”。市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能在今年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由此可见一斑。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这个优秀集体的“养成”,离不开党支部书记杨华的带领。
  党支部的“领头人”
  精神矍铄,走路风风火火,今年72岁的杨华,担任市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已整整10年,依然干劲十足。
  2007年从市法院退休之后,有人曾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到公司去,但他选择了留下。“我出生在农村,是农民的后代,我的成长进步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作为一名党员,只要党组织还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市法院党组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不断促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正常。
  2008年接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杨华暗下决心:不搞就不搞,搞就搞出个名堂来。
  市法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成员102人,其中党员96名。人多、年老、体弱,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激发和凝聚这些离退休老同志的正能量?杨华认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工作。
  在杨华的带领下,用“精彩充实”来形容老同志们的组织生活,一点也不为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他请来党校理论教员、市委宣讲团成员为大家宣讲会议精神;每逢国庆、七一等节日,他组织开展“党在我心中”“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不忘初心,永葆军人政治本色”等主题文艺活动;还有观看电影《周总理的四天四夜》《焦裕禄》《厉害了我的国》,请离退休老同志为法院新录用的干警讲“艰苦奋斗、严格依法办案”的光荣传统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老同志的党性和党的观念普遍得到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锣鼓震天响,咱们走上场,说一段天津快板,十九大放光芒……”今年春节,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春节联欢晚会,老同志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天津快板《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受到广泛好评。
  70多岁的老党员郑先国,退休后随子女们住在京山,但每次党支部有集体活动,他都赶来参加。“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不能缺席”。
  老同志的“贴心人”
  “为了让党支部更有凝聚力,要用心,更要用情。”杨华深知,关心关爱老同志,帮助老同志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困难,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同志们都比较关注健康,但是活动室相关杂志只订阅了一份,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杨华就把好的内容摘录下来,不定期与大家分享,同时,他还邀请医学专家为老同志们进行专科知识讲座。
  来自黄陂的张志高,在天门工作几十年,退休后定居天门。前些年,他因脑溢血进行开颅手术,得知消息后,杨华带着党支部的人及时赶到医院,和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一起,全程守候在医院,待他转危为安才离开。张志高感动地说:“我是外乡人,在天门没多少亲人,但法院领导和休干支部比亲人还亲。”
  鲁华洲退休后和老伴在杭州照看孙子,一次车祸,老伴在医院昏迷四天四夜,接到消息,杨华马上向市法院请示,希望能去看望。“不管相隔多远,我们都要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同志们身边。”在杭州见面的那一刻,鲁华洲热泪盈眶:“我从心底里感谢你们。”
  群众身边的“热心人”
  “休干支部杨书记,敢于担当有魄力,工作年年有进步,好似矮子爬楼梯……”支部委员田孝忠一首《夸夸咱们杨书记》,写出了老同志们对杨华的真心赞赏。
  而在鸿渐社区,爱“多管闲事”的杨华还被群众戏称为“区长”,碰到什么难题了都愿意和他讲。
  2017年4月,杨华和其他几名老同志参加社区法制宣传活动,一位老奶奶跑来反映,说一个小区的居民被餐馆的油烟和噪声搞得苦不堪言,多次交涉无效。
  活动结束后,杨华和社区干部一起前去走访,确认餐馆确实存在过错,他利用自身业务优势,耐心和老板讲解法律知识,后来,餐馆终于改进了排烟设备。
  为了更广泛服务群众,他主动提出担任社区民间纠纷调解员,电话号码都公之于众。在他的影响下,支部其他成员也积极发挥余热,参与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中来。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在哪里!”杨华笑得眯缝的双眼,给人温暖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