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生态农业 ——对话夹山冲生态循环基地创办人刘潜新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本网记者 肖金舫 邓慧遐
  葱郁的山林、隐约的山影、脸朝田背朝天、辛勤劳作的人们……去年春,游客李浩拍摄的《夹山冲春种》,在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微信公众号主办的2016“寻找最美春天”微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奖。
  照片所拍实景,就是地处皂市镇长寿山的夹山冲生态循环基地。
  夹山冲,这一并不为外人知的角落,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打造这一美景的人就是刘潜新——一位祖籍天门的退休军人。
  梦想:做循环生态农业
  金秋时节,爬上长寿山一处高地,金黄的原生稻田尽收眼底,散养的鸡鸭鹅在山林悠闲觅食,微风吹过,稻香扑面。
  而四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
  在这里艰辛耕耘的刘潜新有一个梦想,奔着生态农业、奔着满足更多都市人对健康、对生态有机食品的渴望而来。
  刘潜新1980年由长沙工程兵学院(现并入国防科大)入伍,后调任湖北省军区汉阳干休所所长,2012年退休后,他决定建设一个生态循环基地,依照自然的规律,来解决人们餐桌上的安全与美味问题。
  多次到黄冈、武汉等地考察,总感觉离自己的理想有一点差距,2013年,刘潜新想到了青年时代曾生活过一段时间的长寿山,经过实地调查,刘潜新发现:夹山冲被长寿山(又名龙尾山)与小龙山两山相夹,故名夹山冲,这里是富硒之地,森林履盖率达90%,生态资源多样,是当地有名的长寿之乡。
  “不选外地了,就回长寿山建生态循环基地。”刘潜新打定主意,在这里签订了3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开始了农耕生活,因为在山地放养的鸡鸭鹅等动物较多,刘潜新自诩“刘司令”。
  实干:做有情怀的农业
  转眼四年多时间过去,如今,夹山冲稻浪翻滚、鸡鸭鱼鹅成群……
  “你说我们老板严不严?只要超过三天的鸡蛋,绝不对外卖,而是煮熟了喂给畜禽吃,这样,既保证了顾客买的鸡蛋绝对新鲜,又给基地畜禽增添了营养”,在员工童新娥眼里,“老板有点怪,与别人不一样”。
  利用原生稻生产的米糠喂食猪鸡鸭等动物,鸡粪、猪粪喂食蚯蚓,蚯蚓再喂鸡鸭……在夹山冲生态循环基地,农田不用化肥和农药,直接用上有机肥;动植物均处于自然生态的环境,产出的是生态无污染的食品。
  这正是“刘司令”离开大城市回归山林的重要原因,他想“做有情怀的农业”。
  记者问,为什么离开都市安逸的生活,甘愿当农夫?
  刘潜新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为都市家庭提供一个远离农药、除草剂,远离激素、抗生素,能尝到儿时的滋味,生态过程直观可见的自然循环生态基地。
  刘潜新计划把夹山冲打造成健康休闲活动的基地——田园综合体。它首先是一个生态产品基地,其次是一个自然农法体验基地,最终将形成一个互助养老基地。
  希望:共建共享生态农业文明
  “逢年过节,忙都忙不来,如果不预定,肯定缺货。今年春节前,刘老板禁不住朋友的请求,把原本留给自家过年的猪排、羊排都让出去了……”采访中,员工胡祥祖告诉记者。
  夹山冲生态循环系统利用长寿山夹山冲的天然地理优势,生产出生态循环农产品,并成功注册了“夹山冲”系列农产品商标。
  刘潜新说,在夹山冲,目前,原生水稻的生长周期可达163天,比一般水稻周期延长43至53天,比东北大米还长23天。加上伏天的冷水循环,稻田昼夜温差可提高约5度,大大提高了原生稻的糖度。再利用养殖的动物粪便两次消化,解决了稻田用肥问题,利用甲鱼等肉食水生物,加上诱虫灯,解决了不打农药、消灭害虫的问题。同时,喂养的蚯蚓等又成为畜禽的饵料,这一切,都是为了给都市人提供最好的生态循环食材。
  “每个月,我都要定期给武汉、重庆、长沙、荆州等地客户快递云香稻、珍珠稻、生态土鸡、土鸡蛋、猪肉等产品。”员工童新娥说。目前,“夹山冲牌”寿稻、四色稀饭米等稻米和自然共生的甲鱼、鳝鱼、泥鳅,山林鸡、黑山猪、百草羊已接受300多人预定或认种、认养,有200多人常年共享。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慕名自发到夹山冲观光自然生态农业的人士已达万余人次,其中不乏武汉、上海、长沙等地的客人。
  “希望依托寿山寿水寿土寿林,培育更多寿米寿鱼寿禽寿果!”刘潜新踌躇满志。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