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薪:中药材种出田间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来源:天门网
打印:
字体:

●天门网全媒体记者吴述明

  深秋时节,渔薪镇潘渡村,农田里挖机轰鸣,人来人往,一座座钢构大棚正在成形。
  “这里将建成荆半夏良种繁育基地。”泽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建新介绍,“要争取12月份开始种植。”
  随着万亩中药材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渔薪镇中药材种植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朱文台村,强波荆半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打开编织袋,抓一把裹着泥土的半夏,看一看颗粒大小、成色,来自甘肃的半夏种植大户赵旭文对合作社负责人陶黎波点点头,“质量不错”。
  从事荆半夏种植10多年,到这里买种子是赵旭文每年的固定行程。“最开始也到其他地方买过种子,但试验下来,还是天门的最好,产量稳定、颗粒均匀、粉质好。”他说,“这次要买约8吨左右。”
  陶黎波可以说是渔薪镇最早探索中药材种植的人。1994年,陶黎波开始以收购、销售野生荆半夏为业,对半夏这味中药材有了一定的了解。
  “市场供不应求,野生半夏产量又不稳定。”他动起了心思,“何不自己种呢?”
  说干就干,2003年,陶黎波迈出第一步。“最开始有很多‘异想天开’。”他笑着回忆,“挖半夏很费劲,我就想能不能把种子装在一个袋子里,收获的时候把袋子一提就行了。结果它长都不长。”
  经过反复试验、找资料学习,陶黎波掌握了半夏的种植方法,试验基地从几分田扩大到了几亩田。他说,相对传统作物来说,半夏比较“娇贵”,怕涝、怕旱,但最大的风险来自一种细菌性软腐病,传染性极强。“如果有一根苗感染,不出三天,整片地就全完了”。
  高风险带来的是高收益。“只要管理得好,每亩田收益1万元以上不是问题,而且半夏是一次投入,持续收获。”陶黎波指着基地一块已经成熟的半夏,“那是2015年种的,现在还能稳定产出。”
  2014年,陶黎波成立合作社,开始大规模种植荆半夏,周围村民也纷纷跟风。现在,仅朱文台村,半夏种植面积就有500多亩。
  万亩中药材产业项目落户
  以荆半夏种植为代表,渔薪镇中药材产业悄然起步。据镇里2018年摸底统计,全镇中药材种植发展出荆半夏、虎杖、白芨、白芷、黄蜀葵等多个品种,面积达到1723亩。
  “农业要增效,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渔薪镇党委、政府形成共识,锁定中药材这个产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
  今年,该镇引进武汉兴嘉业堂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湖北泽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万亩中药材产业化项目。
  武汉兴嘉业堂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走精品路线,以后计划种植一些非常规的品种如柴胡、前胡等。
  湖北泽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主要围绕荆半夏做文章,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将打造生态产业园,发展农旅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中医药的价值,荆半夏在天门种植属道地药材,有地理优势。”郭建新对这次投资信心满满。
  与农民的自主探索、审慎扩张不同,企业的进驻,一开局就是“大手笔”。
  “我们第一期就要建1000多亩的大棚,工厂化种植荆半夏。”郭建新说,以后计划把天门的荆半夏种植大户都联合起来,抱团发展,打响品牌,提高竞争力。
  农田里有了新气象
  中药材产业的崛起,正在给渔薪的田间地头带来变革。
  在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徐三华看来,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但对农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村人口老龄化、没技术,也没资金”。
  “兴嘉业堂公司刚刚说要在村里流转土地时,很多村民还比较抵触。6月份,公司试种100亩荆半夏,用工70多人次,大家看到了增收的新渠道,现在有90%的村民表示支持。”徐三华说。
  潘渡村党支部书记江拜拜同样为土地流转的事忙得团团转,她认为,“虽然很多矛盾需要调解,但引进市场主体是一件好事。”
  她向记者细数近一个多月来村里的变化:泽桦在村里流转了2800多亩土地,项目实施后,村里的两条主要灌溉渠疏通了,生产路拓宽了、还安装了路灯,不少村民已经在基地务工。
  村干部做工作也有了创新思维。“有六户种地比较多的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他们的田又很分散,怎么办?”江拜拜说,村委考虑实际情况后商量了一个办法:先把农田整合起来,规划好流转范围后,重新在一个区域集中划出80亩地,分配给这六户农户。
  3组村民潘红武,种了8亩地,因为自己经营农资,种地收益还不错,不想把自家的田流转出去。以前,这些地分散在3个不同的地方,耕作不便,这次重新划分后,8亩地集中到了一起。他紧皱的眉头变成了笑脸:“村里还承诺帮我们把沟渠清淤,完善基础设施。”
  短评:
  让群众既能“鼓口袋”
  又能“稳口袋”

  随着万亩中药材产业化项目的落地,以荆半夏种植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的崛起,给渔薪镇农业产业发展带来可喜变化,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和群众增收。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实现更多贫困户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需要我们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群众)+订单收购”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补齐农民在资金、技术上的短板,让农民种植有信心、销路不忧心、收入不担心,实现企业得利,群众获益,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精心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产品质量最优化,使企业、合作社的身板更强,从而让群众既能“鼓口袋”又能“稳口袋”。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