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民法院这样震慑“老赖”!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6日
来源:新华网
打印:
字体: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看,人民法院这样震慑“老赖”!

  新华社记者罗沙、丁小溪

  执行,是司法案件的“最后一公里”,“执行难”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今年是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之年,各级法院不断提高查人找物能力,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让失信者无处遁形、步步难行。

  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

  “法官,我受不了了,我现在就还钱,你们赶快帮我把那彩铃取消吧!”近日,一名男子急匆匆找到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法院履行了两个案件的还款义务,并接受4000元罚款。

  原来,天长市人民法院与通信公司合作,为34名“老赖”设置专属彩铃,刘某榜上有名。刘某本以为长期在外,法院对他无计可施,没想到信用惩戒措施让他颜面尽扫,于是赶紧还掉了欠款。

  “‘执行难’的一大难,就是当事人规避执行。”最高法执行局局长孟祥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人民法院建立起“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纳入名单的被执行人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不断压缩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2013年,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2014年,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乘坐飞机、高铁的自动比对、自动拦截。

  ——2016年以来,惩戒措施扩大到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购房、旅游、投资、招投标等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万人。

  同时,全国法院2016年以来共判处拒执罪7590人。全国累计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7.9万余人次,限制出境2.8万余人次,形成打击逃避、规避执行行为的强大声势。

  重拳之下,全国已有280万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随着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提高,失信名单已呈下降趋势。

  对“老赖”财产“一网查尽”

  执行法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最高法“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将被执行人存款、证券、股权等财产信息一览无余。轻点鼠标,便可冻结“老赖”远在千里之外的银行账户……

  要震慑“老赖”,提高法院查人找物能力是关键。据孟祥介绍,从2014年起,最高法建成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控范围达到3800多家银行,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政部等部门联网,可以查询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通过高度信息化的查控系统,人民法院逐步实现对“老赖”各类财产的“一网查尽”。

  数据显示,全国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为5172.45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2699.75亿元,查询到车辆4031.86万辆、证券853.62亿股、渔船和船舶84.0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80.59亿元。

  “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之年,人民法院网络查控能力正在继续“升级”——

  保险理财产品查控功能即将上线,可以查询保险产品名称、保单号、累计交纳保费等。

  婚姻登记信息、低保信息、社会组织登记信息查询功能预计今年下半年上线。

  与公安部合作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建立车辆查封扣押合作机制等正在稳步推进。

  ……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孟祥说。

  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

  7月10日,全国法院第十期“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抓老赖”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从上午到深夜,28件案件在网友们的见证下执行完毕,“围观”网友达到4000多万人次。

  “就该让欠钱不还的人不再嚣张!”“攻坚克难,法治清明!”直播网页上,网友留言点赞。

  通过全媒体直播的形式将司法案件执行、抓“老赖”等展现给社会公众,是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的创新之举,更有助于完善社会诚信体系,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我们所采取的打击拒执行为、构建信用惩戒机制等一系列行动,是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补充。”孟祥表示,人民法院对于失信行为进行事后惩罚的司法信用体系,不论是对于已经失信,或是处于失信边缘的人,都能敲响司法制裁的警钟。

  专家表示,随着司法信用惩戒体系的建立,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公开的失信信息,规避潜在的商业风险,更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完善和健全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行动中构建起的信用惩戒体系,只是我们一个新的起点。”孟祥说,“我们将不断完善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保驾护航。”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