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天门中学建起一个“特别班”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来源:荆楚网
打印:
字体: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陈春保 方军 特约记者刘春斌

  从教多年,吴少荣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外号,同事们亲切地称她为“移妈”。
  一个月前,吴少荣所在的天门中学组建了一个特殊别级:高中一年级第24班。在新生入学两个多月后,打破班级建制,组建一个新班,这在天门中学尚属首次。
  第24班有19个学生,全部来自丹江口库区,这个班也因此被称为“移民子弟班”。
  入学时,这19个孩子分散在不同班级。针对移民孩子,学校曾出台过一项优惠政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班级。有“状元摇篮”美誉的天门中学,对自己的学校环境、教学质量充满了自信。
  陌生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教学风格,让这些初次踏上异乡土地的孩子感到阵阵茫然。开学没多久,就有移民孩子向学校提出申请:转回原来学校。
  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不适应”期?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组建一个新的班级。同时,启动“一对一”结对帮扶移民孩子的工作机制。
  在其他班级的孩子看来,学校对这个新组建的班级实在是太“偏心了”——学校在全校范围内为24班抽调老师,摆出四个“硬杠杠”:35岁以下、普通话标准、教学骨干、亲和力强。多次荣膺“优秀班主任”称号的吴少荣接过了24班。
  自9月初第一批移民抵达天门,天门在两个月时间内共接纳了24批、1.6万移民。由于担心耽搁了孩子上学,不少移民家还没过来,就提前把孩子送来了。吴少荣明白肩上担子的分量。
  一天中午,看到一个孩子在操场上边打电话边流泪,吴少荣默默地守在一旁。电话打完,吴少荣走上前,轻轻将孩子揽在怀里。“那一刻,我就是她的妈妈,她就是我受了委屈的孩子。”吴少荣说。
  慢慢地,孩子们的心静了,开始接受并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一切。来自丹江浪河的曾康力在一次作文中,自己命题写下了《那老师,似曾相识》……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